京东在衡兴建中部首个非省会城市“亚洲一号”仓
近年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强势入驻我市,成为推进“三强一化”建设的“新引擎”。为掀起你追我赶的项目建设热潮,以实际行动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特推出“‘项’阳而行”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京东衡阳松木智能产业园项目位于衡阳松木经济开发区,总占地面积641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占地面积287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项目于2021年1月22日开工,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
该项目系省重点建设项目、“三高四新”战略重大产业支持项目,将建设一体化的电商区域结算中心、区域运营中心、现代化采购中心等,是京东集团着力打造的区域性运营中心,同时也是中部地区第一个启动建设京东“亚洲一号”仓的非省会城市。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湘南湘西范围内B2C行业顶级规模、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物流基地。
“吱吱吱……”循声望去,耀眼的电焊火花此起彼伏。记者进入工地现场,只见几条主干道及仓库地面均已硬化,一期工程5号仓库钢结构主体已现雏形,焊接、安装等工作有条不紊。
“京东集团布局衡阳,看重衡阳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看好衡阳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巨大商机。更重要的是,京东集团近年来实施‘湖南战区’战略,衡阳惊人的购买力让京东集团决策层眼睛一亮,果断决策加快完善配套服务,在衡兴建中部地区首个非省会城市‘亚洲一号’仓。”据透露,衡阳人在京东购物特别活跃,近几年的京东618,衡阳网民在京东网购商品数量稳居全省前列,今年更是出人意料地超过省会长沙2万多件。
“项目落户松木经开区以来,我们收获太多的感动,最大的惊喜在于他们居然提前一个月交付‘三通一平’熟地,为我们建设主体工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京东项目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项目围墙内的事由企业做主,经开区不干预;围墙外的事,由经开区全部解决,企业不用操心。松木经开区管委会和松木司提供了“保姆式”的暖心服务,让项目进展特别顺利,去年11月28日正式拿地,今年1月22日举行开工仪式,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明年5月竣工验收,再经过两三个月设施安装调试,预计在明年9月即可投入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京东衡阳松木智能产业园重要配套工程的交通主动脉,市松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友谊路拉通以后,未来物流运输车辆从这里出发上高速只有一个红绿灯,即可通过衡邵高速松木收费站运往全国各地,节约大量运输成本,实现商品的快速送达。当前,友谊路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
据介绍,京东集团定位是“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核心业务为零售、物流、数字科技、技术服务四大板块。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在全国运营管理超过120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约为2300万平方米。其中,38座大型智能化物流园区“亚洲一号”以及超过百座不同层级的无人仓,形成了目前亚洲电商领域顶级规模的智能仓群。
据悉,京东衡阳松木智能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湘南湘西范围内B2C行业顶级规模、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物流基地,同时兼具三个特点:所有的商品集中存储在同一物流中心的仓库内,减少跨区作业,提升客户满意程度、减少相关成本;快速完成商品的拆零拣选,合并属于同一订单的商品;自动化设备做订单快速分拣,确保分拣效率和准确性。
业内人士称,该项目明年全面启用,集自动入库、存货、打包、分拣、出库等全流程作业于一体,同时配备电商区域结算中心、区域运营中心、现代化采购中心等现代化生活配套设施,在所有的环节将大规模应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自主研发的“智能大脑”更是具备调度、统筹、优化以及数据监控等全方位功能,利用京东物流十几年来积累的复杂订单解决能力和算法优化,将极大提高各环节的运转效率和质量,全方面提升湘南地区的物流服务时效和商品在周边各个大区间的调拨转运效率,可望成为中国物流基础设施智能化迭代的标志和全球范围内一体化智能物流园区建设的标杆,在世界电商一体化智能物流园区建设中具备极其重大示范意义。
目前,湘南地区80%以上的快递业务通过衡阳中转,京东衡阳松木智能产业园将辐射衡阳乃至整个湘南区域,不仅提升京东配送服务能力,还将作为京东未来在湘南的重要业务支撑点,同时逐步提升衡阳在全国的电商和物流行业地位,为加快衡阳“中心化”进程贡献力量。此外,高标准的绿色物流将贯穿该项目运营全过程,黑灯仓库、人机CP、减量包装、新能源车等环保举措和创新模式将成为标配,也将助力衡阳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线并行。
据预测,该项目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湘南地区“睡前下单、醒来收货”的“半日达”辐射范围将大幅度提升,“千县万镇24小时达”也将加速推进,数千万人口将享受“24小时达”带来的便捷服务。
采访过程中,听说松木经开区和松木司在疫情防控用工紧缺的背景下,提前一个月交付“三通一平”熟地,记者为之一震,决定刨根究底。
首先,松木经开区坚守一个“好”字,集聚园区所有资源对企业项目提供最好的服务。
其次,聚焦一个“难”字,全力破解项目用地与手续办理难题。在省、市国土、林业部门的全力支持下,积极争取国土和林地用地指标,扎实做好项目用地组卷报批工作;实行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制,建立成片征地拆迁推进机制。园区在招商考察时,就邀请市安监、环保等部门提前介入,并向省厅汇报衔接;同时,派专人跟踪代办,加快规划、住建、消防、人防等手续的办理速度;市直有关部门对园区工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
再次,着眼一个“快”字,从项目入园区开始,明确经开区管委会和松木司一名领导、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名联络员“四个一”的工作机制,联点领导和专班负责尽快解决项目建设中临时用水、用电、用汽、道路等困难和问题,明确经开区任何人不得干涉入区项目工程建设,企业的工程由企业做主。
此外,突出一个“实”字,加强调度解难题,完善配套降成本,争取政策减负担,竭尽全力确保项目运行好。
虽然,有的项目延迟甚至难产,但不能全部归咎营商环境欠理想;而项目提前投产达效,却可窥见园区和投融资平台想在前面、干在实处、优化营商环境的拳拳初心;亦可助力企业抢占市场先机,赢取可持续发展主动权。
京东集团收获提前交地惊喜之后,正在筹划投资兴建“京东智联云(衡阳)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以回馈衡阳惊喜。
唯愿衡阳“三强一化”进程中产业项目落地涌现更多“提前”。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